(资料图片)
俞敏洪曾表示:1,国内的“企业家”都是想赚快钱;2,阿里、腾讯、拼多多是迎合消费者的低级趣味来搞钱;3,国内多数“高科技”企业对不起“高科技”三个字;4,国内企业宁愿花几百亿去开发游戏,也不愿意开发工业软件、制造件等;5,中国遍地都是投机商。
据相关机构统计,2018年,中国R&D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仅占少得可怜的5%,84%主要是实验发展项目,应用研究仅占11%,而日本为12%,美国为17%,英国为17%,法国为24%。
针对这一问题,此前就有外国媒体报道称: “中国企业只想快速赚钱,不愿意开拓基础研究领域,因此也缺乏技术和市场竞争力。”
高科技产业赚快钱,国外搞CPU、芯片、操作系统,国内搞汉芯、麒麟、山寨机;互联网行业赚快钱,国外搞人工智能、AlphaGo、Space X,国内搞直播、社区团购、莆田广告;游戏行业赚快钱,国外搞3A游戏,国内公司搞页游。
赚快钱好不好?肯定不好。没有人是傻子,消费者可以看到我们这些技术企业“赚一票就跑路”,会觉得他们自己能获得一个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吗?消费行为意愿肯定会慢慢开始下降,越来越不愿意为通过这些文化产品和服务付费了。
为什么这些企业不能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,从长远规划、长远可持续的角度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服务?
因为赚慢钱的企业早就了,政治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,尤其是频繁的摆弄运动,会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。企业为了生存,不得不快速盈利,放弃那些需要大量投入的战略产品(如芯片、操作系统),最终导致企业无法向行业高端转型,大量企业会制造类似的快消产品(如页游、手游),在行业内卷起铺盖。
标签: